CRAFT La线上手作课程 | 東方網日报 Oriental Daily

23 Mar 2021

曾几何时,艺术人被认为是赚不到钱的一群,但阿里巴巴创办人马云近期发表言论说,未来不学艺术才没有饭吃。CRAFT La正如其名是一个聚集艺术家的平台,出售产品之外,更提供线上教学工作坊,让人人皆有“一艺在身”。

我们都有懒惰出门时候,即便想参加工作坊,但想到周末还要塞车、在人挤人的商场穿梭,甚至还要打扮见人就觉得很累。有鉴于此,CRAFT La将手作工作坊搬到网络上,让学生们利用电脑或平板便能随时随地在线上学习。创办人陈泽轩说:“除了方便,线上教室最大的优点在于可无限次重覆观看,不会学到会。”

CRAFT La每个季节都会上载7至8个工作坊影片供选择,主题涵盖缝纫娃娃、手工花束、手写艺术字、手作肥皂、个人护肤产品等等。“其中以缝纫娃娃和手写艺术字工作坊最受欢迎。”目前线上工作坊收费最低从135令吉起,时长介于1至2小时。根据陈泽轩观察,许多报读的学生都是来自金融、会计或行政领域。“或许是他们的行业比较沉闷,所以希望透过工作坊寻找乐趣。”

他自己也是过来人,此前他从事金融行业,但只做了8个月就无法继续。他指,自己的性格比较外向,不喜欢日复一日的工作。“8个月就好像8年…”他笑说。他当初是依父亲旨意修读金融系,无奈最终还是得忤逆。对于放弃父亲眼中的铁饭碗,他指,父亲当然是不赞成,但眼看CRAFT La的发展,他也越来越放心了。“父亲不赞成其实也是担心我的前程,怕我找不到吃,怕我辛苦。”

回想起当初的创业路,他自嘲:“也不懂哪来的勇气。”他分享,身上只有2000至3000令吉的储蓄便“胆粗粗”学人创业。“连找人设计网站的钱也没有。”那时候的他没有网站,就连面子书专页也没有,有的只是概念和一股傻劲,便开始找艺术家合作。

“30个艺术家当中有25个都不会理我,他们会觉得我这个年轻人是来闹的。”后来,为了让艺术家们相信他的诚意,他用尽所有资金购买艺术家产品,然后再透过面子书售出。“幸好卖得出,不然我要抱着它们(产品)一起哭了。”不过,也因为产品成功卖出,让他有资金建立网站,至今已和40多位艺术家达成合作关系。

精心制作教学影片

这是一个资讯爆炸的年代,想要学习什么,无论是谷歌或是优管皆有详细的教学视频,为什么还要额外花钱签购线上课程呢?“我会把优管上的课程教学形容成小学,而付费版的线上教学课程则是大学。”陈泽轩分享,每支线上工作坊影片皆由专业拍摄团队制作,确保影片素质,注重老师的手势细节等等。

另外,CRAFT La非常重视互动,无论是老师与学生或学生与学生之间,因为陈泽轩认为,只有良好的互动沟通才能吸引学生花钱观看。“透过平台,大家可以找到和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。”访问当天,亦有首席科技员周振豪参与其中,针对线上教学的整体设计,他说:“我想把实体教室中的体验全搬到线上。”他补充,学生可以把问题上传到社群里,老师一上线便会看到并给予回复。

陳澤軒分享,CRAFT La曾經成功替一位首飾手作人從每個月數百令吉收入增加至4至5位數。
从电子商务到线上教学

创办于2017年的CRAFT La,初始以销售艺术手作产品为主,然而创办人陈泽轩非艺术家,也没有艺术天赋,为何会创办一个和自己专业领域风牛马不相及的平台呢?“因为我身边有很多艺术朋友。”他分享,有一位朋友擅长于编制手作娃娃,每个原材料的成本价大约10令吉,每制作一个需时5小时,但他只卖29令吉。“那时我问,为什么价钱不提高一点?友人回复:鲜少人会愿意为手作买单。”

他看准本地艺术市场痛点,他指:“许多艺术家有满脑子的创意,更有一双巧手,但就是不会商业包装。”他认为,台湾艺术领域的发展之所以能比本地来得蓬勃,主要是因为包装。“需要让消费者知道手作产品的独特之处,甚至是创作人背后的故事等等。”他指,CRAFT La卖的不是产品,而是故事和价值。

1年前,平台开始把服务从电子商务扩展至线上工作坊教学。“有几个原因促使我们发展线上工作坊这一块。”其一,有次举办线下手作工作坊,反应出乎意料来得好,但他们认为,参与人数太多会影响教学质素,因为老师没办法同一时间兼顾;再者,他们接获很多外州人询问是否可以到该州属办工作坊。“跨州办工作坊的成本太大了,但如果把工作坊线上化便能克服区域的限制。”

最后则是因为电子商务遇上了瓶颈,陈泽轩分享,有别于机器化的量产产品,手作产品无论是设计和数量都有所限制,所以经常会发生供不应求的情况。“我们要生存,就必须寻找另一个出路。”

©2024 CRAFT La Sdn Bhd